食品中的水分含量是评价其质量、储存条件以及加工过程中稳定性的关键参数。传统的测定方法,如采用105℃烘箱法进行干燥,虽然准确可靠,但需要较长时间和人工操作,不适合现代化快速检测的需求。近年来,红外水分测定仪因其操作简单、快速精准的优势,逐渐应用于食品质量监测中。本文以红外水分测定仪为工具,对比了三种食品的水分测定结果,探讨了红外法的应用潜力。
仪器与设备
数显式电热干燥箱、电子天平、电热鼓风干燥箱及红外水分测定仪(LJ-16型)
供试样品
选取美国大豆、出口小麦淀粉和浓缩蛋白粉作为实验样品,通过旋风磨磨细。
测试方法
国标法—— 采用105±2℃、干燥3小时,直到达到恒重后进行水分测定。
红外法——通过红外水分测定仪在105℃下进行测定,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水分含量。
样品投放量与干燥时间选择
样品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红外水分测定仪的测试效果。实验发现,当样品量为5g时,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最小,且干燥时间最短。样品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实验中,三种样品的水分测定结果通过F检验和t检验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水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即红外法具有与国标法相同的测量准确性。此外,红外法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能够快速完成检测任务。
通过对比分析,红外水分测定仪法与传统的国标干燥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操作简便、测定迅速且精确。红外法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消耗,还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红外法可以与传统方法等效使用,特别适用于快速检测和高效生产的需求。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水分测定仪将成为食品水分检测的标准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