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仑滴定法是建立在控制电流电解过程基础上的一种相当准确而灵敏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微量分析及痕量物质的测定。与待测物质起定量反应的“滴定剂”由恒电流电解在试液内部产生。库仑滴定终点借指示剂或电化学方法指示。按法拉第定律算出反应中消耗“滴定剂”的量,从而计算出砷的含量。
本实验用双铂片电极在恒定电流下进行电解,在铂阳极上 KI 中的 I-可以氧化成 I2。
在阳极

在阴极

在阳极上析出的 I2 是个氧化剂,可以氧化溶液中的 As(III),此化学反应为:

滴定终点可以用淀粉的方法指示,即产生过量的碘时,能使有淀粉的溶液出现蓝色。也可用电流—上升的方法(死停法),即终点出现电流的突跃。
滴定中所消耗 I2 的量,可以从电解析出 I2 所消耗的电量来计算,电量 Q 可以由电解时恒定电流 I 和电解时间 t 来求得:Q=I×t (安培×秒)本实验中,电量可以从 KLT-1 型通用库仑仪的数码管上直接读出。
砷的含量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 M 为砷的原子量 74.92,n 为砷的电子转移数。
I
2 与 AsO
33-的反应是可逆的,当酸度在 4 mol/L 以上时,反应定量向左进行,即 H2AsO4氧化 I-;当 pH>9 时,I2 发生岐化反应,从而影响反应的计量关系。故在本实验中采用NaH2PO4-NaOH 缓冲体系来维持电解液的 pH 在 7~8 之间,使反应定量地向右进行。即 I2定量的氧化 H3AsO3。水中溶解的氧也可以氧化 I-为 I2,从而使结果偏低。故在标准度要求较高的滴定中,须要采取除氧措施。为了避免阴极上产生的 H2 的还原作用,应当采用隔离装置。